中心举办教师发展课程讲座(一)“课程教学的六要素”

发布时间:2015-04-10作者:

点击查看原图

2015年4月8日下午,中心邀请我校老干部处处长、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秘书长、机械学院许映秋教授为青年教师开设“课程教学的六要素”课程讲座。我校参加首次开课培训的教师和部分新入职教师共计36人聆听了本次讲座。讲座由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崔军老师主持。

许教授首先从大学课程教学的本源谈起,阐述了课程与教学的关系,认为课程建设需要在教学实践中落实。然后,她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介绍了大学课程教学基本“六要素”(备课、上课、作业、答疑、讨论、考核)的基本内涵、质量要求和实施环节:

  1. 备课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的层次,钻研课程和教材,对教材的钻研应达到“懂、透、化”的程度;在备课中,不仅要备教法,也要备学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需要分析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时代特征,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兴趣爱好及个体差异;确定课程内容的重点,找出难点、疑点;最后确定课型、设计教法,许教授认为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

  2. 上课包括组织课堂教学,导入新课并揭示课题意义,及课堂小结。新课导入形式多样,包括开门见山、温故知新、巧设悬念、创设情境等;讲授新课程时要注意节奏感、学生学习的成就感及参与感、讲授内容与学生的相关性、课堂学习的娱乐性与授课的灵活性;概括小结课程重、难点的形式可根据授课需要采用归纳点睛式、悬念式、激励式、引申式。

  3. 作业的布置应适时,深度、广度适当,数量适中。批改作业应当及时、仔细、严格。讲评作业要注重学生的参与、兼顾“两头”,并且应与反思相结合。

  4. 答疑是高校教学中为及时解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疑难问题,增强教学针对性,提高教学质量而特别设置的一项教学活动。辅导答疑一般有固定时间和地点,针对普遍性和个性化问题可分别采用集体辅导和个别辅导的方式,辅导形式也不应局限于课堂辅导、可选择电话辅导和网络辅导等。

  5. 考核应注重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针对专业课程、实践课程、考查课、选修课等不同类型的课程应选择相应的考核方式。许教授还分享了试卷命题和评阅的基本要求,同时她还强调应重视考核后信息的分析、处理和意见反馈,及时分析总结考核后的结果,以期不断完善考核效果,提高考核水平。

  6. 总结是任课教师在完成一轮教学任务后,对教学过程的自我总结与评价,应在该课程结束和学生成绩评定后一周内完成,主要检查教学计划的完成情况及教学效果,为下一轮课程教学提供设想和建议。

最后,许教授给新同行们提出了几点建议:精心组织授课内容,明确地解释内容,用热情感染学生,追求完美但力戒完美主义。对于在座的青年教师,许教授还鼓励了大家的教学信心,与大家共勉教学品质——坚持、创新、互动、团结与责任。

本次课程讲座内容极为丰富,既有理论分析,也有优秀经验介绍,还有经典案例解读,受到了参会教师的一致好评。教师教学发展中心致力于教师教学发展,努力为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及职业发展提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学习交流平台,希望通过此次讲座,老师们能对教学多有感悟,更加自信地走上讲台。

  ( 顾玉剑 撰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