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工作人员参加复旦大学首届教学学术分享日活动

发布时间:2016-12-11作者:

2016年12月7日,复旦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举办了首届“教学学术分享日”活动,我中心陈绪赣副研究员参加了此次教学学术分享活动,领略了该中心“促进教学学术发展,引导教师积极开展以解决教与学实际问题”为目的教学研究氛围与成果。

此次教学学术分享分上下午进行,复旦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老师及该中心特邀研究员与六十多位参会同志分享了八个主题报告,分别是“复旦大学七门混合式教学课程案例的启示”(丁妍)、“对分课堂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与效果”(张学新)、“从通识核心课程学生调查数据发掘有效教学经验”(陆一)、“为什么使用新的教学方法”(牛新春) “基于探究的课堂互动设计”(陈侃)、“以应用为目标的多层次理论教学”(李志清)、“学生在线学习行为及效果分析”(张向东)、“学生在线学习中助学和促学方式研究”(张成洪)。八个报告内容丰富、切入教学实践的研究视角新颖,研究水平也高,此次与来自复旦大学以及其他高校同行分享高水平的教学研究成果,充分体现了复旦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在推动教学学术工作方面做出了开创性工作。

此次学术分享报告会开幕式上,复旦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常务副主任王颖教授首先回顾了中心成立以来开展的教学研究工作及研究成果,介绍了特邀研究员制度和首批特邀研究员们围绕学校重点教育教学工作所开展的创新教学模式、本科生学情和在线学习的大数据等三大类研究情况。王颖教授指出未来教学研究工作重点在三个方面,一是推广研究员制度,以项目为向导,吸引更多教师参加教学学术研究;二是更加积极地传播教学学术成果和教学学术文化;第三,在教学研究方面为教师提供个性化咨询服务。参加此次学术分享会,感受有四:第一,开展基于教学效果提升的教学研究将是今后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工作的一个重要方向;第二,对传统教师发展项目予以改造优化应依托教与学理论;第三,重视教学学术研究是教师个人教学发展的一个基本内涵;第四,推动教学学术发展急需新机制,也即在重科研轻教学的大环境下,教师开展教学学术研究动力何在?

“教学学术”概念(SoTL)Scholarship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由美国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前主席厄内斯特•博耶在1990年的《学术水平的反思:教授工作的重点领域》中提出。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教学学术及其发展逐渐成为一项国际性的高等教育改革运动,大学教学质量议题逐步转向“作为学术的教学”。博耶认为“教学作为一门学术性的事业,只有当教师沉浸在自己专业领域的知识之中,广泛涉猎并在智力上不断深化,教学才能得到好评。教学也是一个能动的过程,需要各种类推、比喻和形象建立学生学习和教师理解之间的桥梁。”教学学术理论的提出,奠定了高校教学专业化的地位,对高校重新审视自身职能以及教育教学的地位具有重要意义。大学必须重视教学、大学教师必须研究教学成为高教界的共识。

近年来,随着国内高校教师教学发展工作日益深入开展,“教学学术”也越来越受到国内高校及教师的关注和重视。东南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近年在推动教学学术化方面也在不断尝试,近三年分别请来了高等教育研究领域专家,如南京大学龚放教授、东北师范大学张海波副教授、复旦大学丁妍副研究员等,来我校为青年教师讲授教学研究方法与原理;同时也请来《江苏高教》副编审肖地生博士、《教育与发展研究》副主编林岚研究员、《南京师范大学学报》副主编杨嵘均博士等从教育学科专业刊物角度与我校青年教师分享了教育教学类研究成果表达规范及选题问题。“教学研究化,研究成果化”,我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今后将继续在教学学术工作方面为广大教师做好引领性工作。

(中心 陈绪赣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