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东南大学党委教师工作部(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组织开展“教育思想大讨论”创新教学午间讨论会第二期——“课堂教学创新设计研讨”,来自理科、工科、文科 7个学院的16位教师参加了本次活动。
课堂是育人的主阵地,学校领军人才培养需要怎样的课堂呢?从领军人才所需要的素养来看,课堂显然不是单一的知识灌装车间,而是一个集知识、能力、思维、素养综合提升的学习空间。课堂中的教与学,不是完全按照书本章节平铺直叙,而应当是适应学习者的认知规律,启发学习者的思想,鼓励学习者充分参与,让学习真正发生的过程。因此,每一堂课,都是一个小小的学习闭环单元,有启,有承,有学,有思,有评测,有反馈。
本次讨论围绕课堂教学设计流程展开。BOPPPS就是非常值得借鉴的课程教学模型之一,共分六个步骤,即课堂导入(B)、产出式目标的发布(O)、前测(P)、参与式学习(P)、后测(P)、总结(S)。各院系教师以自己教授的课程为例,对这些步骤在课堂的体现、做法逐一发表了意见。
研讨在热烈的氛围中进行。在课堂导入环节的讨论中,教师们认为课堂教学的过程要体现出时代的前沿性、案例的应用性。他们就如何将工程、科研融入教学提出了方案和见解;在讨论课堂学习目标和前测环节时,教师们探讨了如何体现“因材施教”,以及如何统一学习动机的问题。学习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地汲取信息、建构和更新知识体系的过程;在参与式学习环节,教师将案例、教学核心内容与学习者以往的认知建立关联,使学习者在原有认知的基础上自行拓展和构建新的节点。教师们还普遍表达了学生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和手段,提升主动学习能力的重要性。对于不同的课堂形式,如交互研讨、理论教学等,与会教师们纷纷亮出各自的“宝典”,相互分享如何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开展有效的课堂研讨。
党委教师工作部(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李骏扬副部长、杨安康老师一同参与了本次活动。经过研讨,大家认为,适应领军人才培养需要的课堂,一是要坚持立德树人,明确价值导向;二是要结合人才培养目标,构建课程认知图谱,体现经典内容与时代的结合;三是要更新观念,丰富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学习,将思维、探究、实践融入课堂,由灌输式的课堂转换为学习产出式的课堂;四是通过过程性、表现性评价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形成教与学在过程中的持续反馈。
本次活动是教师们对于课堂教学过程的一次深入交流,增进了教师们对现代教育理念的理解,强化了教师们对“课比天大,生为首位”的认识,进一步激发了教师们对教学的热情与信心。
(杨安康撰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