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为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的核心内容,我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党支部于2025年2月26日在能环大楼1318会议室召开专题学习工作总结会。会议以“立德树人,强国有我”为主题,深入探讨新时代教育工作者的使命与担当。
会议伊始,张亚平书记带领党员们共同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论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建设教育强国,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推动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张书记指出,《教育强国规划纲要》的发布,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也为新时代教育工作者明确了奋斗方向。纲要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教育强国,强调以科技创新推动教育变革,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
在随后的分组讨论中,党员们结合自身的教学科研工作,围绕教育公平、人才培养、教育数字化等核心议题展开交流。大家一致认为,教育强国的核心在于提高教育质量,关键在于深化教育改革,推动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构建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人才培养体系。部分党员从环境工程学科的角度,探讨了如何将先进的教学方法与专业技术相结合,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升。他们表示,作为教育工作者,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优化课程体系,引导学生关注国家战略需求,增强服务社会的责任感。
在教育公平方面,党员们讨论了如何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大家提出,应积极利用信息化手段,发展智慧教育,促进教育资源均衡配置,让更多学生享受到优质教育。在教育数字化建设方面,党员们探讨了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仿真等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认为应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教学效率,推动教育模式创新。
张书记在总结中强调,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强国的论述,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我们要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教育改革的实际行动。要紧密结合党的教育方针和国家发展战略,把“立德树人”贯穿教育全过程,把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紧密结合,努力培养符合国家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通过本次学习总结会,党员们深刻认识到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意义,也进一步明确了自身的责任和使命。大家一致表示,要以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坚持初心使命,勇于开拓创新,在教育改革和人才培养方面不断探索,为建设教育强国贡献智慧和力量。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将更加坚定信念,勇担时代重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实的教育支撑!
核科学与技术系
2025年2月26日下午,核系教职工在能环学院618会议室进行了集中学习。在会议中着重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的重要论述。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家庭文化传统,家庭作为社会的基本细胞,承载着重要的社会功能和文明作用。对于高校教师而言,家庭不仅是个人幸福的港湾,更是培养下一代的重要基地。尽管时代发展带来了家庭结构和生活方式的变化,但家庭对个人、社会以及国家发展的核心价值始终不变。
学习内容强调了家庭和睦与社会安定、家庭幸福与社会祥和、家庭文明与社会文明之间的紧密联系。家庭的前途命运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息息相关,千家万户的幸福美满是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具体体现。因此,高校教师应将爱家与爱国相统一,把家庭梦融入民族梦之中,成为学生的榜样。
学习后同志们纷纷发表感言:
1)黄军林:家风是家庭文化的核心,良好的家风能够代代相传,对社会产生积极的影响。我将努力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传承和弘扬优良家风;
2)陈达:通过这次学习,我认识到家教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品德的塑造。我将在教学中更加注重学生的品德教育,帮助他们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才;
3)周涛:作为高校教师,我深刻体会到家庭教育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今后,我将更加注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家庭观念,培养他们的家庭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
制冷与建筑环境系
制冷与建筑环境工程支部在能环楼1018会议室召开支部专题组织学习活动。会议由支部书记梁彩华主持。按照学校和学院党委部署和要求,支部书记梁彩华组织大家领读学习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通过深入学习《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后,大家深受触动,对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方向和宏伟蓝图有了更为清晰深刻的认识,也深刻感受到自身肩负的重大责任。《规划纲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这为教育强国建设筑牢了坚实的思想根基。“两个确立”与“两个维护”的强调,让我们老师明确了政治方向,只有坚定不移的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才能确保教育始终服务于国家和人民。领学后,大家积极结合自身的学习心得体会理解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讨论。
院机关与实验中心
2025年2月26日下午,能源与环境学院院机关与实验中心党支部在能环大楼207房间开展2月教师理论集中学习,会议围绕寒假期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开展学习和讨论。
规划纲要中提出教育强国建设的主要目标:到2027年,教育强国建设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效,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为了实现此目标,提出了十一大项工作指导意见。结合高校教育实际情况,支部重点学习了“四、增强高等教育综合实力,打造战略引领力量”、“五、培育壮大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有力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相关条目内容。
集中学习后,大家积极结合自身工作以及自身见闻,分享学习感受与心得。大家一致认为,规划纲要对我国的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从中小学基础教育,到大学高等教育,到职业教育,都进行了详细的规划,特别对“学科交叉”、“卓工学院”,提出明确要求,这也是学校当前重点开展的工作。大家一致认为,我们作为教师,在后续工作中应该紧扣纲要的要求,不断提升自身能力。
能源工程系
2025年2月26日下午,能源工程党支部在科远楼1018会议室举行了本月的理论学习活动。本次学习活动的核心内容是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春节期间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及对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作的最新指示,旨在引导党员教师深刻领会党的创新理论,增强理论自信。
本月学习特别强调了习近平总书记在春节期间的重要讲话,以及对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作的指示。通过学习,党员教师们进一步明确了在新时代背景下,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的重要性,增强了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另外,组织党员教师观看了纪录片《大河之洲》,通过该片展现的黄河三角洲自然之美、人文之美,传播生态文明理念,进一步增强了党员教师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和理解,激发了大家为推动能源与环境领域发展贡献力量的热情。
本次学习活动通过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和观看纪录片《大河之洲》,增强了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党员教师们不仅对党的创新理论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而且提升了作为教育工作者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激发了为推动能源工程学科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的热情。通过学习,大家更加坚定了在教学和科研工作中贯彻绿色发展理念,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贡献力量的决心。
为了进一步巩固和深化学习成果,支部鼓励党员教师结合自身教学科研工作,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推动学院在能源工程领域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为解决能源环境领域的关键问题提供有力的科研支撑和技术支持。
动力工程及自动化系
2025年2月25日,动力工程及自动化系党支部在能源与环境大楼418室召开了党员干部会议。深入学习了《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通过学习,党员教师进一步提高了政治意识和责任感,明确了在教育强国建设中的使命,并表示将在教学与科研工作中贯彻落实纲要精神。
供稿:能源与环境学院党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