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艺术学院师生认真聆听中国艺术大讲堂

发布时间:2025-05-08作者: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艺术思想,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东南大学于5月7日上午在艺术学院楼三楼会议室设立线下分会场,组织教师集中收看由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组织的中国艺术大讲堂第三讲。艺术学院副院长卢文超教授、董甜甜副教授以及学院师生共30余人,通过网络直播参加本次课程学习。

    国家一级导演、原国家电影局副局长江平以《扎根人民、扎根生活——文艺工作者德艺双馨之路》为主题,结合多部经典影片创作历程,生动讲述其导演生涯中的珍贵故事。他强调,青年创作者需以人民为中心,通过镜头语言传递家国情怀,唯有立足生活、扎根实践,文艺作品才能焕发持久生命力,成为镌刻时代记忆的艺术丰碑。


    国家一级演员刘佩琦带来《文艺创作之魂 —— 从表演到银幕的中国气度》专题分享,以自身塑造的经典角色为案例,深入阐释文艺创作的核心要义。他指出,文艺工作者肩负着诠释时代精神的重要使命,无论是刻画英雄人物的崇高品格,还是展现平凡大众的奋斗历程,都应让作品成为时代变迁的见证者、民族精神的传承者,传递积极向上的价值追求。

    

    教育部高等学校戏剧与影视学类教指委副主任委员胡智锋教授在总结发言中创新性提出艺术家成长的"心、力、度"三维理论框架。他认为,创作之"心"源于对家国的深厚情感与职业责任感,是艺术作品的精神内核;"力"包含共情与表现双重能力,决定作品的感染力与传播力;而艺术之"度"则体现在创作的思想高度、人文温度与价值尺度,是衡量作品艺术水准的重要标准。本次大讲堂通过多元视角的思想碰撞,为艺术理论研究与实践创新提供新思路,有效提升师生文化审美素养,增强文化自信。作为学校美育品牌建设的重要举措,此次活动为构建立体化、沉浸式美育生态体系奠定坚实基础。未来,学院美育工作坊将持续策划系列活动,推动美育工作向纵深发展。

    教师教学发展中心联合艺术学院,积极组织,快速落实本次培训,为后续推广示范性师资培训积累了实践经验。中心将依托教育部项目资源,推动先进教学理念向各院系辐射延伸,助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纵深发展。

(杨安康、张师源 撰稿)